與日本文化相遇的婚禮
在眾多海外婚禮的選擇中,除了沖繩的海景教堂或輕井澤的森林教堂外,許多新人也會對「日式婚禮」產生濃厚興趣。特別是在日本舉行婚禮時,神前式(しんぜんしき)與人前式(じんぜんしき)是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儀式形式。它們不僅代表著傳統與現代的差異,更象徵著不同價值觀下的婚姻觀。
神前式:在神明前立下誓言
神前式源自日本神道,自明治時代起逐漸普及。新人通常會穿上白無垢與袴,在神職人員的引領下進入神殿。儀式包括「三三九度(三々九度)」交盃、祝詞奏上等,象徵夫妻結合與家族間的聯繫。氛圍神聖莊嚴,見證者不僅是賓客,更是神明與祖靈。這樣的婚禮形式特別適合重視傳統與家族祝福的新人,讓婚禮本身帶有深厚的文化意義。

人前式:在摯愛見證下的承諾
人前式沒有宗教色彩,強調「人即是見證」。場所選擇自由,可以是教堂、飯店宴會廳,甚至是庭園或海邊。新人會在親友面前互讀誓詞、交換戒指,並由賓客一同簽署結婚證書。這種儀式氛圍溫馨而開放,常融入個人化元素,例如自選音樂、親友朗讀、影片投影等。人前式特別適合追求輕鬆氛圍、希望婚禮更具個人風格的新人。

神前式與人前式的不同之處
若要簡單區分,神前式更莊嚴,著重於傳統與神明的見證;人前式則更自由,重點放在親友的陪伴與祝福。舉例來說,神前式通常在神社舉辦,流程約40分鐘,服裝以白無垢、袴為主;人前式則約20至30分鐘,服裝選擇更彈性,和服或西式禮服皆可。兩者的共通點是,都能讓婚禮成為人生中最重要的承諾時刻,但展現的氛圍完全不同。
無論你選擇神前式的莊嚴,還是人前式的溫暖,最重要的都是彼此的承諾。婚禮形式只是載體,真正被記住的,是那一句「我願意」。
